400-678-2778
[email protected]無溶劑復合故障處理辦法
一、膠黏劑涂布后收縮現象
陰陽膜(拼接)在復合第三層時,涂膠后在VMPET薄膜的邊緣出現膠水涂布收縮現象,系VMPET局部表面能不合格導致。
對策:完善基材薄膜表面張力檢測控制!
二、橡膠轉移輥摩擦生熱現象
涂布系統的實際溫度,往往與設定溫度有一定偏差,機速300m/min,上膠量1.45gsm,膠桶溫度設定為35℃(實測38℃),計量輥設定為32℃,涂布輥設定為35℃,涂布系統的實測溫度分布。
影響橡膠輥摩擦生熱的因素:輥面的光潔度、膠水粘度、壓力大小等,其中輥面的光潔度影響最大。
三、涂膠均勻性的判斷方法
上膠量太小時,膠輥表面上膠不均勻,局部發澀(不反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涂布系統(轉移膠輥)的精度高低。
四、材料起皺會導致復合膜白點氣泡現象
原材料皺折,直接導致復合下機產品出現氣泡現象,原因是復合部位壓不實,夾入了空氣,嚴重時熟化不掉。
對策:不要盲目生產,至少要控制一下復合機速,確定好復合質量后才能生產。
蕩邊的薄膜,兩側的張力很難兼顧!
五、收卷壓皺現象
可以確定,如果收卷時,壓輥有跳動現象,二層PE復合膜面較軟,則很容易將膜卷壓皺。
引起膜卷跳動的因素較多,如紙芯變形(變成橢圓狀)、紙芯端面切口不平產生裝配誤差、膜卷突然增厚明顯等因素。自然地,收卷張力大一些也會緩減這種現象。
六、橡膠邊邊緣溢膠易出現粘連
邊緣溢膠(,該現象與上膠量過大有關。另外,如果生產過程中膠輥兩端有堆積余膠現象則極易出現收卷后邊緣溢膠現象,無溶劑復合在低速運行時膠輥邊緣通常有積膠現象,說明低速運行時上膠量較大,在中途停機及重新開機時機速較低,此時容易出現粘邊現象,轉移膠輥寬度偏寬及材料不整齊糾偏跟不上都會產生粘邊現象。
七、上膠量偏大,透明處出現氣泡
針對透明窗設計的圖案,油墨處需要較高的涂膠量才能解決外觀問題,而涂膠量較大時透明處則出現嚴重的膠水紋,造成油墨處和透明度的上膠量不能同時兼顧。
解決方法:1、改善墨層厚度,以減少整體涂膠量,避免透明處出現明顯的膠水紋;2、選用高粘度的無溶劑膠水型號,相同的涂膠量時,膠水紋表現不會如低粘度無溶劑膠水一樣明顯。
八、轉移膠輥表面起泡、起皮現象
橡膠轉移輥在使用中出現的起泡、起皮現象,屬于膠輥本身的質量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涂膠不均勻。
對策:找好的轉移輥加工商。
九、膜卷表面在固定位置的氣泡
出現氣泡的位置在膜卷表面的同一位置,是膜卷收卷較松,卸料及稱重時表面受擠壓引起的,經放大后觀察其所氣泡形狀很不規則。
解決方法:1、卸料用的叉車表面用毛毯包裹好,減少膜卷表面局部受壓力;2、表面收卷要緊一些。
十、鍍鋁復合出現小黑點現象
相同的復合工藝參數,不同的膠黏劑型號,表現出來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圖是兩個廠家膠水的樣品,可見左側樣品的小黑點要明顯一些。
改善方法:1、膠水與油墨的匹配性;2、減少上膠量;3、低溫熟化。
十一、鍍鋁復合卷底劃墨現象
多出現在鍍鋁復合收卷紙芯部位或接頭部位。
解決方法:
1、保證收卷平整,不起皺;
2、想辦法降低涂膠量;
3、復合后可以室溫條件下放置2-3小時后,再放入熟化進行熟化。
十二、塑料復合考慮內容物顏色對外觀的影響
包裝深色類的貼體內容物,這些外觀缺陷就會襯托表面為白點現象。
相同的印刷油墨,受墨層集中度的影響,最后在收卷緊的部位外觀良好,而在收卷松的部分表現為膠斑,如果是不規則的膠斑則需要適當提高涂膠量。
十三、收卷張力變化與收卷整齊度的關系
收卷張力錐度設定過小時,外圈對內圈會產生較大的擠壓力,如果薄膜收卷后內外層間的摩擦力又較小(薄膜過于爽滑則摩擦力小),則會出現如圖右側圖所示的收卷擠出現象。而當設定較大的收卷張力錐度時,就又能收卷整齊了。
上述例說明,無劑復合膜的收卷整齊度與張力參數設定有關,與薄膜間的爽滑劑也有關系。
十四、水煮掉鋁現象
測試過三個廠家的無溶劑復合膠水樣品,結果有兩家膠水在水煮后的掉鋁現象嚴重,另一家在多批次測試表現也不穩定。
對策:需要經過多次驗證,才能投入批量生產。
十五、薄膜中爽滑劑含量與摩擦系數的非線性關系
在來料檢測時規定無溶劑復合膜用PE膜的摩擦系數要小于為0.1,以此來控制最終復合膜的摩擦系數,這種方法本身就不太準確可靠。
江蘇申凱包裝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食品包裝膜(袋)、藥用包裝膜(袋)、化工包裝膜(袋)、電子監管碼防偽包裝等各類彩印復合包裝膜(袋)